统计分析
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
  • 信息来源:市统计局
  • 发布日期:2022-04-29 11:20
  • 浏览次数:

去冬今春以来,泰州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农业农村部、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等精神,强化春季田管措施落实,切实抓好农业生产。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强化责任落实,加强服务指导,一季度农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势头,农业经济呈现较快增长态势。

 2022年一季度,泰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.17亿元,同比增长7.0%,增速位列全省第三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.8个百分点;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.36亿元,同比增长6.3%,增速位列全省第三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.5个百分点。其中: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.26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列全省第7位。

 一、农业生产平稳增长

 (一)夏熟作物长势较好

 今年泰州夏粮、油菜面积略增,苗情好于去年。一是种植面积略增。据初步统计,小麦播种面积169.82千公顷,同比增加0.53千公顷,其中,稻茬小麦占96.4%。油菜籽播种面积24.66千公顷,同比增加0.43千公顷,其中移栽油菜占65.2%。二是品种布局优化。受市场需求和品种种植表现等因素影响,泰州市中强筋小麦品种种植比例达80.6%、弱筋品种比例降至19.4%。小麦主推品种主要为农麦88、镇麦12号、扬麦25和宁麦13,占泰州小麦总面积60%以上。油菜籽品种主要有是沣油737、浙杂903、德核杂8号,合计占油菜籽种植面积的52.4%。三是技术措施到位。小麦机械播种面积145.5千公顷,达86%,其中机械条播88.3千公顷,超过50%;配套机械开沟达87.9%,小麦药剂拌种(包衣)率达56.1%,稻草全量还田达89.2%。油菜主推秋发冬壮、一穴双株或三株扩行增密等轻简栽培技术。四是苗情素质较好。目前小麦已大多进入拔节期、油菜进入抽苔期。因天气条件较为适宜,苗情转化较快,麦油一、二类苗比例均达90%以上,是近年来同期苗情较好的年份。

 (二)蔬菜单产总产双增

 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农技百人专家团,为泰州广大农户提供蔬菜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。下发了《关于加强冬春蔬菜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》,指导农户因地制宜落实相关田间管理措施。目前泰州各蔬菜基地生产紧张有序,并根据市场需求,科学安排茬口、播种、定植、管理、采收及蔬菜配送,确保供应不断档。一季度泰州市蔬菜播种面积23.28千公顷,同比持平略增,总产量82.3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加0.4万吨,同比增长0.5%,亩产2358公斤,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/亩。蔬菜亩产及总产量双增加,满足了市场需求,保障了菜价的稳定。从蔬菜种植的主要品种产量看:大白菜9.5万吨,大葱11.7万吨,油菜(青菜)7.6万吨,菠菜7.3万吨,白萝卜4.7万吨,芹菜4.8万吨,这六种蔬菜总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55.4%。疫情期间,为进一步保障蔬菜稳产保供,泰州还开展了蔬菜生产基地外销情况调度,引导广大菜农切实做好疫情防控、重视个人防护、积极落实稳产保供要求。

 二、畜牧业生产恢复明显

 (一)生猪饲养量保持稳定,出栏增长较快

 3月底,泰州市生猪存栏77.9万头,同比增长7.5%,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7.1万头,与去年同期持平,生猪存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。一季度生猪出栏47.8万头,同比增长44.1%。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底的生猪价格较低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,相对集中在今年1-3月出栏。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,疫病防控到位,生猪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。

 (二)家禽存栏出栏双双增加,畜产品产量好于同期

 3月底,泰州市家禽存栏2188.8万只,同比增长8.7%。一季度家禽出栏668.9万只,同比增长5.1%。分种类看,鸭鹅存栏出栏增速双双高于10%,禽蛋产量3.49万吨,增长4.4%,生牛奶产量1.95万吨,增长18.1%。

 三、渔业生产稳中向好

 今年渔业生产通过实施结构调整优化、养殖尾水治理、科技支撑保障、质量安全建设等举措,渔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。一季度泰州市实现水产品产量8.6万吨,同比增长1.2%。

 四、问题与建议

 (一)存在问题

 1、生猪价格低位徘徊,饲料价格的持续走高。随着生猪养殖产能恢复,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不断上升,生猪价格继续下跌,3月份泰州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为12.7元/公斤,较上月下降10.5%。3月份泰州玉米价格2.99元/公斤,较上月上涨8.3%;豆粕价格4.77元/公斤,较上月上涨23.3%;麦麸价格2.38元/公斤,较上月上涨17.2%。随着生猪价格的低位运行和饲料价格的持续走高,猪粮价比远远低于盈亏平衡点,使养殖收益持续下降。严重影响了生猪补栏的积极性。

 2、种植成本上涨,压缩农业收益空间。今年以来,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,同时人工成本上升,不断压缩农户种植收益空间。从农资价格调查的情况看,2021年初国内钾肥价格在2000元(吨价,下同)左右,到年底已涨至3800元左右,上涨近1800元/吨,涨幅达90.0%,进入2022年,涨势仍在持续。除草剂等农药价格也在低速上涨。同时,机收机耕费用、雇工人员工资均有所上涨,特别是栽插雇工费用上涨明显。

 (二)建议

1、化解生猪养殖市场风险。一是坚持保供为要、防疫优先,积极主动化解动物防疫领域风险隐患,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,确保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控制。二是出台生猪“保险+期货”补助政策,帮助养殖场(户)减少养殖风险,提振养殖信心。三是生猪养殖处于极度低迷期,指导养猪场(户)淘汰低产母猪,更新原种猪和二元母猪,力争对购买原种猪进行奖补。四是指导帮助养殖场(户)解决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运输、销售问题,降低压栏滞销的风险。

 2、稳定种植户收益。一是积极推广保险试点,增加财政补贴。今年泰州在兴化、靖江、泰兴和姜堰四个市(区)开展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,保险金额1000元/亩,费率4%,保费40元/亩。按照中央财政补贴35%、省级财政补贴30%、县区财政+农户自缴35%比例分担保费。二是常态化推进“泰惠农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”政银保企对接活动,推动粮食等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。三是依托优质农业资源,坚持生态发展,通过整合资源、挖掘潜力,提升农产品知名度,上下发力、聚焦投入,发展现代农业,加快建设规模化、集约化生产基地,建设健全农业全产业链,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、上下游环节配套、产加销并进,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,提升效益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